今日热点推荐: 健康大使---袁维理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热门搜索 | 网站地图

开启脉学复兴进程 首届中医脉诊文化节(8.18)暨国际把脉日活动成功举办

2020-08-25          编辑:刘军

8月18日,由北京脉之语科技有限公司主办、中关村炎黄中医药科技创新联盟协办的首届中医脉诊文化节暨国际把脉日活动成功举办,来自国内外中医脉学业界的数十位知名专家参与了本次活动,首都国医名师、国家级名老中医高益民教授莅临活动现场,并发表了讲话,世界中联脉象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寿小云主任医师等人还进行了现场把脉。据了解,以把脉为主题的中医文化活动在业内属于首创,该活动的成功举办也意味着中医脉诊文化复兴进程的正式开启。

在谈到举办此次活动的初衷时,北京脉之语科技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本次活动旨在对祖国传统的中医文化进行传承,将源远流长的中医脉诊发扬光大。““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这是大家的殷切期望。国家相关部门对于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工作也看的非常重要,作为一家专注于中医脉诊技术发掘与应用的企业,我们有义务借助于公司的技术优势,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服务好脉诊教学、脉诊临床应用、互联网医疗和远程会诊的在线脉诊等,让脉诊回归,让百姓受益!”该公司负责人这样说道。
据了解,脉诊在传统中医四诊中是已经形成系统理论的诊法,形成了丰富的理论体系,具有高效的临床疗效,在中医药传承发展中的地位堪比“国之重器”。然而值得关注的是,在现代医学的发展进程中,脉诊却长期处于被忽视的尴尬现状中。现实中一些中医师被严重西化,借助西医诊断技术来处方用药,能够通过诊脉方式来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的医生少之又少;中医院校的脉诊课时少之又少,在大量与中医无关的课程挤压下,学生毕业之后大多看不好病。正是基于这样的现状,北京脉之语科技在与中医业界的知名专家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后,提出了举办中医脉诊文化节的构想。

在当天的文化节上,参与活动的数十位嘉宾对北京脉之语科技的此举给与了肯定,并在不同的角度分享了自己的学术观点,上演了一场脉诊文化领域的“华山论剑”。在他们看来中医脉诊文化节暨国际把脉日活动绝不仅仅是一场单纯的学术分享活动,而是中医脉诊文化复兴进程的开启。在中医业界德高望重的高益民教授在发表致辞中,阐释了脉学的社会地位和国际影响。我国是中医脉学的发源地,但是目前该领域存在着人才断层的现象,举办此次活动对于打造浓郁的脉诊文化氛围、培养脉诊人才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次活动也得到了诸多机构的支持,大量中医医疗机构、脉学专家、媒体、患者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共同参与到中医脉诊知识的学习中来。慈方中医、医联、当归中医、上医仁家、中医在线、炎黄中医师承教育学院、《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自我保健》杂志等单位还加入到了共同发起人阵营中来,中关村炎黄中医药科技创新联盟对活动进行协办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首届中医脉诊文化节暨国际把脉日活动还拉开了中医文化与互联网联姻的序幕。为适应互联网医疗时代中医的发展,脉之语将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在脉学知识的传播和交流方面进行创新性尝试。该公司打造的8.18首届脉学论坛直播后,将于每天下午8:18进行脉学临床在线直播。在脉诊传承落地与运用方面,脉之语则依托在16年的发展时间里积累下来的中医信息化与人工智能产品研发经验,推出了“在线把脉”智能硬件,服务于在线医疗和在线教学。在此基础上推出的“动感医案”,可以让“国医恒久远 脉动永留传”,让医案多维度呈现和后世摸脉变成现实;“在线跟师”则是让一位名医出诊可以带教“上千名学生”,而且学生可以随时摸到老师把过的脉,让诸多的中医院校学生和基层医生切实感受到脉诊技术带来的一系列利好。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把脉日这一首创活动的推出意义重大,它的价值不仅仅局限在传承脉诊文化上,更重要的是给祖国其他类型的中医文化的传承也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今后这一活动将成为常态,受此影响中国中医文化必将焕发出勃勃生机。



生殖感染热门排行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投稿:bdsxseo@qq.com 蜀ICP备081115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