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点推荐: 行业首创防电墙!海尔足浴器多重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热门搜索 | 网站地图

医养建筑设计钱宁亚:唯有专注,才能在思辨中前行

2021-11-01          编辑:刘军

钱宁亚 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医养建筑研究中心主任

东南大学建筑学毕业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

中国建筑学会医疗建筑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规划建筑学组副主任委员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筑工程初步设计审查专家

山东省卫建委 咨询专家

山东省发改委工程咨询专家

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医养建筑研究中心成立于2019年,除了大量的经营设计工作外,医养中心还为公司的医养研究提供发展动力,强化内部协调机制,提升整体的竞争力。承担前期方案咨询和完善;帮助当地政府核定医疗产业规划;医疗延展深化以及医疗建筑的研究,比如目前与大学合作进行的医院交通体系研究等。日前,筑医台融媒体记者采访了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医养研究中心主任钱宁亚。

懵懂入行

未来选择什么职业?为什么选择建筑设计这个专业,19岁的钱宁亚毫无概念。“离家近、沿海大城市、专业好”, 离家200公里的南京工学院建筑系,家中父辈给出这样的建议,在钱宁亚心中播下憧憬和希望的种子。1991年,钱宁亚考入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建筑系,接受5年的建筑学训练,从理论到设计,从艺术到技术。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有一套独有的教学体系,三年级之前,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三个专业是都要学的,这为钱宁亚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课业压力大,但慢慢也找到了乐趣——四牌楼校区风景如画,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学建筑的学生可以很方便地上街购买学习用品,绘图用的针管笔要买德国红环、Faber,在半透明的硫酸纸上画图。硫酸纸会洇墨,他们就买一种白手套戴在手上,有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

五年的学习中,多种建筑类型都有设计,但唯独没有接触过医疗建筑。1996年,大学毕业的钱宁亚被分配到了山东省建筑设计院第四分院的驻上海分院,尽管四分院是国内较早从事医院卫生建筑设计、研究及咨询的专业机构,1988年挂了卫生建筑研究所的牌子,已经走出山东,在钱宁亚上学的时候,四分院已经设计了江苏省人民医院,但他也没觉得分配到省院就要去设计医院。

真正开始独立做医疗建筑是从上海分院回到济南的四分院后,从既有的建筑和指定的老师中学习医疗建筑设计。“新人进来以后都给你指定老师,老师就带你。老师手把手的教,所以我们叫传帮带,拜老师,”这种形式一直延续到现在。

回忆起来,那时候的第四分院热闹至极,在完成大量设计工作的同时,四院培养了大量专业设计人才,形成了医院设计的群体效应,顾国栋、李鹏、王岗、李维东、杨曙光……现在盘踞三、四、五、六各分院的一把手和业界知名的建筑师都在,有问题都可以问他们。“比我们早来的都是老师”,钱宁亚说。

1999年后,毕业三年的钱宁亚真正开始作为设计师独立地自己做医疗项目,负责完成了包括泰安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医技大楼、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住院楼等方案设计以及施工图设计。

谦逊从业

从单体建筑到整个院区,钱宁亚的设计项目逐渐从几千、几万平米变成十几万、几十万平米的项目。2007年,钱宁亚从设计师转岗,担任室主任,2009年从第四分院调任第六分院总建筑师,五年后任六分院副院长。2019年,医养建筑研究中心成立,钱宁亚担任中心主任。

从普通建筑师逐渐成长为老总,再到工作室负责人,让人意外的是,钱宁亚始终把“谦逊”挂在嘴边。在生活中,他是个欲望不怎么高的人,一辆车可以开好多年,衣服可以穿很多年,和这种生活中的质朴相得益彰的是,他对医疗建筑的理解也是简单、质朴。在职业发展中,也用着一种近乎谦卑的态度来审视自己:我能做什么?我不能做什么?很多事我做不到,比如设计一个像高铁站一样门脸的医院,控制不了,做不到。

他甚至认为医疗建筑的底色也是“谦逊”的。就像他喜欢的芬兰建筑大师阿尔瓦·阿尔托(Alvar Aaito)所设计的帕米欧肺病疗养院那样 “谦逊而低调”。 他喜欢那种外形质朴而有秩序的建筑,然而就如建筑大师柯布所说:建筑就像钟表,外表很简单,但内在非常复杂。还是以帕米欧肺病疗养院为例,“除了外部环境以外,建筑的转折,排布的方向,都不是随机的,设计一个梯型的空间,一是因为车流的影响,另外是方便日照。他所有的一切的出发点就是为了病人,把窗台楼板墙台增大它的采光面,洗手盆、家具、台灯包括桌子,都有着深刻的考虑。”

记者问他,我们该怎样理解他所说的“谦逊”,他回忆起曾经做过的一个不算大的项目,那是一家要迁建的县级医院,当院方提出要考察下建成的医院时,钱宁亚他们提供了几家周边大城市的医院,被院方拒绝了。院长跟他们说,只看和院方水平相当的医院就好。这让钱宁亚不禁思考:到底什么样的医疗建筑最合适?建筑设计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东西,符合医疗流程是建筑师的基本功,现在各个专业越来越细分,医疗工艺有专业的公司,专项设计有专业的公司,那么医疗建筑师该干什么?需要用设计来体现医疗。

所以“谦逊”是一种回归。用设计本身体现治疗,而不是外形。钱宁亚曾与同事讨论肿瘤医院的设计重点。肿瘤医院一个特点是病房多,其次是化疗患者多,两周一次三周一次一周一次,对人很大的身心折磨,去医院的过程就很重要,进大门开始,色彩、空间、室外环境、路线,“需要建筑师要了解到深层次的病人需求,我们才会慢慢的在这个过程当中,用更合理的方式,把室外环境,空间的尺度、颜色、材质赋予进去,这就是精神疗愈。” 钱宁亚告诉记者:“医疗建筑内部能体现的东西肯定是要超过它的外部形象的,我觉得医院建筑本身它还是比较谦虚低调,就是姿态是低调的,为人服务的,外形不作为主导。”

“谦逊的医疗建筑”,一个看似并不符合语言规范的短语,使得冰冷的建筑物一下变得有性格起来,也更加温暖。

思辨中前行

医养中心成立后,钱宁亚也走上行政岗位,操心经营管理、制度建设、技术、人员培养。工作室的集体走向需要主任来把控,工作室的营收情况也需要主任扛起重担。看似是激发了自己其他方面的潜能,但他坦诚地告诉记者,他还在适应这个岗位。他希望工作室不超过20人,他觉得超过20人的管理会失控。“从投入程度上来说,作为个体设计师的时候,没有行政管理职务人会更单纯,更专注,只需要把项目做好,本身我的专业就能决定,能掌控。”即使当了设计总工,围绕的也是技术层面的管理,但带领团队和做设计太不一样了,对管理来说,“感觉好像无从下手,这个是实话。”

设计院往往有一种学而优则仕的上升路线,设计好的技术水平高的,会慢慢走上去,“上来你才发现,管理和单纯的搞设计搞技术是两码事,占用了相当大的精力,对业务的专注度实际上是下降了,但是我又特别喜欢搞设计,割舍不下,会习惯一个项目分配下去后,还是会自己去勾一勾画一画,反正就觉得这样自己能得到释放。”

经营和创作的矛盾始终存在,但是就建筑师本身来说,又不是矛盾的,一个项目的落地,只有前期的数据的对接、管理的对接、施工过程的对接,组织人员搞设计的过程是雷同的,只不过看精力该怎么分配,以前是钱宁亚自己亲自去做,现在无非就是带领团队一起做。对整个这个作品就是投入一次设计,这个过程我们需要有一个经验,把控,甚至牵扯到你的管理人员调配,对内对外的衔接,合同的签署等等,包括施工企业跟业主跟监理等等各个层面之间的关系,这些事情必须要有人干,最终的完善完成,还是靠设计本身。所以钱宁亚也觉得这是对自己的挑战,需要在其他的方面更加丰富自己。角色转换既是常态也是必然,是成长的必要过程。

未来会有什么走向?活成大师,成为院士,设计出经典,作品100年后不被拆掉……这些也许是建筑师的终极向往。但人活在现实中,钱宁亚无比清楚,自己是做不到的。钱宁亚特别喜欢芬兰建筑师阿尔瓦·阿尔托,他觉得阿尔瓦才是建筑的天才,真正的大师,90年前的帕米欧肺病疗养院,到今天也是值得传诵的经典作品。当然,自己做不了大师也没什么,“最终的结果我不是为了要当大师,不是为了要当院士,我们尽可能在这人生的历史长河当中,职业生涯当中能留下一个作品,哪怕一个作品让大家觉得挺好就行。”概括成一句话,无非就是“尊重和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

记者问他想对年轻人说些什么,他答专注,热情。他从自身的工作经历出发,“我觉得我有一股劲儿,就是需要去专注这件事情,无论得到的结果是什么,自我是满足的。”从自己的作品当中,从自己从事的职业当中,从自己的工作劳动成果当中,获得愉悦感,至关重要,“所以专注本身就是无论发生怎样职务的变动,情绪的变化,外部环境的变化,精气神没变,我接触到的包括我的同事大部分很尊重自己所学的专业,因为建筑学专业不是一个大众不接受或者不了解的领域,成果如何人们是能体验到,看得到的。”

前行路上总有一些重要场景令人难以忘记。那是1999年,钱宁亚27岁,才从上海调回济南总部以医疗建筑见长的第四分院,院长顾国栋带着他去投标宁波市一家医院的改扩建项目。四万平方米,已经是当时最大的项目。司机拉着俩人开车从济南到宁波,早上六点出发,用时11个小时到宁波。一千多公里,中间只在无锡略休息一下。中标以后也是一直这三个人驻扎在医院,使院方一度以为这是个皮包公司。“我们那会儿做一个单体会研究很长时间,电梯要装多少部?放在什么位置?平面什么特征?男女卫生间有多少个蹲位?怎样走最合适最方便?抠得特别细”。提起往日时光,钱宁亚的那种开心是不加掩饰的,外放的。那是专注而热爱的自己。当年的“速度与激情”未来也许不会再有,但永远难忘。

他怀念只画图的纯粹快乐,也在现实的管理和技术多重工作中,寻找到职业新的锚点。

对话钱宁亚

筑医台融媒体:您是怎样走上医疗建筑设计道路的?

钱宁亚:其实作为一名建筑师,从1991年进入东南大学建筑系开始学习到1996年毕业,从未学习过医院类型的设计。毕业设计时,只有约10位同学被分配到陈励先教授门下参与了有关医院的设计,而我并没有获得这样的机会。从他们那厚厚的任务书中我才了解到医院设计的难度。

从毕业分配至山东省院医疗专项所至今,过去近25年了,其实我一直在从事和医院相关的设计,这样说来自己算是一名这个行业中的“老人”。在1999年投标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开始并由此获得建设部优秀设计二等奖后,到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儿童医院,妇产医院,妇幼保健院外迁合建项目获得中勘协优秀设计(建设部奖)一等奖,这期间确实做了大量的医疗项目。从开始的医院单体到现在动辄十万、二十万平方米以上的新院区,设计工作在规模上与之前已不可同日而语。这些年中,我之所以能够取得一定的成绩,得益于老一辈建筑师严格的育人及传、帮、带的好传统并身处在一个优秀的医疗设计专业团队中。从开始单纯的描图,按要求完成到过程中慢慢的体会医疗建筑的复杂性,一步步走来,不敢说自己是什么专家,只是积累了较多的经验而已。

筑医台融媒体:在建筑设计领域,您最欣赏的建筑师是哪一位?为什么?

钱宁亚:这里我就说下曾经出过医疗建筑作品的建筑师,一是Alvar Aaito,这是一名很早就将人性化注入医疗建筑作品的建筑大师,一切围绕病人感受做设计,每一个细部处理都是从病人的生活出发。另外一个就是日本建筑师—藤本壮介,我喜欢他的作品的原因是很多作品看似没有逻辑,但建筑本身的原始状态体现的淋漓尽致。

筑医台融媒体:您怎样理解“美好医院”,您觉得那家医院符合您心中的“美好医院”?

钱宁亚:美好医院的价值在于设计更为高效的流程,创造更为人性化的空间。设计师通过空间设计进行间接的精神治疗,使得阳光、空气、绿色成为最好的治愈良药,同时为医护工作者营造出舒适的空间,所以从这一角度看,美好医院应该是另一种维度的治愈手段。

Alvar Aaito设计的帕米欧肺病疗养院。一个谦逊的富有诗意的,朴素有力而又合乎逻辑的作品。

广西儿童医疗中心

筑医台融媒体:您最喜欢的建筑设计作品是哪种类型,为什么?

钱宁亚:简单和纯粹的,它很直接的让人去感受与建筑的互动。无论使用和心理感受!

筑医台融媒体:在您心中,由你主创设计的最好的医院建筑或养老建筑是哪个?为什么?

钱宁亚:最好的作品肯定是得到社会,医院,同行以及评审机构认可的,所以我认为是我们团队2019年建成一年后获得中勘协优秀设计一等奖的项目---内蒙古自治区儿童医院,妇产医院,妇幼保健院外迁合建项目。作品的好坏关系到方方面面,从政府,业主,设计,施工,监理,供应商等等,只有达到完全的共识,才会出好作品。所以,应该感谢所有参建单位的努力。

内蒙古自治区儿童医院、妇产医院、妇幼保健院

筑医台融媒体:您在设计不同类型的医院建筑或养老建筑时,哪些方面是共通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钱宁亚:满足功能需求永远是第一位的,这肯定是共通的,是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强调的是融合度,它是符合场所精神的,不同地域和文化绝定了建筑应该表现的东西。对医院来说应该是谦逊且低调的,更多的是环境和建筑的合理共生。塑造优美的疗愈环境和适度的建筑形体对病患和医护人员来说是精神层面的治愈手段。

筑医台融媒体:您在做设计时,如何把握建筑形式和功能?

钱宁亚:建设一幢好的医疗建筑或一所好的医院,即形式与功能关系应该如何兼顾?好的医疗作品所呈现出的建筑内在逻辑性令人敬畏,我们可以读到其中所蕴含的内在秩序感。外在美的医院建筑,同时不失医疗空间的人性化关怀,这应该是作为设计的核心所在。

建筑设计师不但要熟知工艺,还要植入好的空间体系。工艺流程体系解决的是医患效率与人性化的治愈体系,而空间体系则是患者精神层面的载体。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穿插,高度融合的。所以在医疗工艺流程合理的情况下,应将室内外的空间、景观、动线体系融合设计作为出发点,形成核心的空间骨架,再与医疗治愈体系有机结合,使得二者高度契合,这样的医院设计就是成功的,有温度的。这也是一名医疗建筑设计师的职责所在

筑医台融媒体:您认为当前医院建筑的功能布局和工艺流程有哪些变化,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出现改变?

钱宁亚:变化是因为外部因素影响的。科技的进步,互联网的发展迫使医院建筑功能布局越来越细化,新的医疗设备和手段使工艺流程由原来的大而全逐步发展为分中心模式。将来可能是规模不同,机构不同,内容不同的就诊模式,居家诊疗(虚拟医疗)的可能性也会变得越来越大。

筑医台融媒体:科技赋能的新时代,未来的医院建筑空间会有哪些变化?建筑师应如何迎接未知变化?

钱宁亚:候诊空间的变化是必然的,因为线上预约,线上问诊等等,对大量之前大小病,慢病都去医院的就诊模式都会产生影响。而建筑师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通过对医疗手段的了解,互联网的发展方向等,来判断研究随之发生带来的空间改变。无论怎么变化,医疗建筑将来更多的是塑造疗愈空间的设计,一种对精神层面的支撑。

筑医台融媒体:身为建筑设计的中坚力量和设计部门的总负责人,经营与创作是否有矛盾,怎么解决?

钱宁亚:肯定是矛盾的!每个设计机构的运营模式不同,经营和创作对我们部门来说是并行的,这里牵扯管理的问题,责任权力落实到位,对于工作的开展又是不矛盾的,就对我个人来说,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很重要,经营固然重要,但好的设计需要落地,这里就牵扯设计本身。所以我说一名合格的建筑师必然是综合能力的体现。建筑学本身就是跨学科的典型代表。

筑医台融媒体:如果可以,想跟刚刚走上建筑设计道路的年轻人说什么?

钱宁亚:专注、热情,同时还要有情怀。


生殖感染热门排行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投稿:bdsxseo@qq.com 蜀ICP备081115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