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常说“春捂秋冻”,意思是说春天的棉衣要晚脱一段时间,以免受凉生病;秋天则相反,厚衣服要晚些穿,多经受寒冷的刺激,从而增强机体抵抗力。不过,不同的人群、人体的不同部位,都应区别对待,一味地秋冻就会把身体冻坏。
一:这些部位要保暖
1. 足部。脚上有很多穴位,如足三阳经的起点,掌管着肝、脾、肾等重要器官,受风着凉自然会影响这些器官的正常工作。热水泡脚、入秋不再穿凉鞋都是暖脚的好习惯。手脚冰凉及体弱的人,不妨晚上穿双薄袜子入睡。
2. 腹部。上腹受凉容易引起胃部不适,甚至疼痛,特别是有胃病史的人更要加以注意;下腹受凉对女性伤害大,容易诱发痛经和月经不调等,经期妇女尤其要加以重视。
3. 颈部。这个部位受凉,向下容易引起肺部症状的感冒;向上则会导致颈部血管收缩,不利于脑部供血。
4. 肩部。肩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相对比较脆弱,容易受伤。
二、这类人不宜秋冻
1. 老年人。因为大多肾阳衰微,禁不起太冷的刺激。
2. 慢性病患者。如心血管和哮喘病人,他们对寒凉的刺激更加敏感,稍不注意就会引起疾病发作。
年轻人血气方刚,对外界寒冷的适应及抵御能力都比较强,可以冻一冻。
最后,39保健编辑提醒,对于“秋冻”的理解,不应只局限于未寒不忙添衣,还应从广义上去理解,诸如运动锻炼,也要讲求耐寒锻炼,增强机体适应寒冷气候的能力。不同年龄可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无论何种活动,都应注意一个冻字,切勿搞得大汗淋漓,当周身微热,尚未出汗,即可停止,以保证阴精的内敛,不使阳气外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