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血液管理制度体系日益完善,血液供应能力、血液安全水平和临床用血水平都在显著提高。而作为物联网创新实践的一次突破,U-Blood物联网血液解决方案(以下简称:血联网)正在创造从“血管”到“血管”的全流程血液信息、温度信息监测和可追溯的大数据共享平台生态。
为此,海尔生物医疗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开始了联手共创的摸索过程。在经历了多次方案迭代后,目前血联网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不到两个月,节省血液已可多做10台大手术
如今,血液对保障手术安全的重要性已是行业共识,不少医院采用在手术室外建立“发血屋 ”的方式来达到类似血库前移的目的。但这种较为传统的方式面临的问题是成本较高,除了建造成本,其管理涉及的人力成本、设备成本也很高。在国内某些三甲医院,发血屋一年的成本甚至高达70万左右。如果通过血联网实施管理,其节省的成本可想而知。
而对于医院而言,它所带来的效果还不止这些。
据程医生介绍,从7月份到现在,血联网已经投入运行的系统在青大附院市南院区已成功节省血液13000毫升。
这一数据意味着什么呢?
以心血管手术(如主动脉夹层手术等)为例来估算,节省下来的血液可以再多保障10台手术。未来,血联网完成对整个院区的布局后,对需要血液保障的手术保守估计,按1000台/月计算,平均下来每月可多做200台手术。
U-Blood物联网血液解决方案所带来的血液高效管理成果可观。血联网的落地,让血液不良使用率从20%降到不足5%,更重要的则是让手术承接能力提高了近20%。
这一结果带来的社会效益不言而喻。当下我国正在积极推动二胎政策,而在医疗领域,一些中小型医院无法有效支持产妇输血的原因恰恰是血液保障不到位。利用血联网,可有效解决不备血、少备血带来的患者用血风险,平衡医疗资源。
“两个问题”已被解决:来自一线的迫切需求
U-Blood物联网血液解决方案还创造性的解决了临床用血的两项具体要求:一是以物联网血液冰箱为载体建立分级报警机制;二是设计一套基于手术患者开发的自体血/异体血输注判别流程。
程医生介绍到,通过血库前移,血液资源可以分散到独立病区或手术室区域,这已经实现了从“人找血”到“血找人”的演变,但对于输血科来说,相关的血液存储设备及监管所对应的报警功能是针对整个医院而言的,需要更加全面。基层科室能够自行排查异常的,可以在一级报警范畴内将问题解决,否则再启动二级报警,对问题层层分级,层层把控,实现管理职能有效下放。
分级报警,最终体现的是血联网安全管理的监管分级,其意义在于提高管理效率降低人力、物力方面的消耗。
随着人们输血风险认知的不断提高,对自体输血越来越重视。自体输血不但可以节约血液资源,还能有效降低输血风险。以青大附院市南院区为例,目前手术用血中,自体血使用率已经占到35%左右,比例较高。
在具体操作中,如果因管理疏忽导致术前对患者采集的自体血未能在手术中第一时间使用,自体血的应用价值将大打折扣。
升级后的血联网系统为自体血设置了优先级,通过医院相关系统查询患者病例,系统便可自动给出提示,告知医务人员患者备有自体血,推荐优先使用。如此一来,自体血管理便无需人工干预,资源不会出现遗漏。
将血液安全管理作为第一要务,从医院患者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出发,U-Blood物联网血液解决方案在提高医院血液管理能力,提升血液使用效率的同时,让医院围术期血液保障效率实现了较大飞跃。如今,从医院到血站乃至政府卫生部门,从硬件到软件资源方,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共创伙伴接踵而来,血联网生态的共创模式正在将内生动力不断转化为引力,促使这一生态越来越庞大。
物联网时代,血联网的探索将带来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