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医疗副总裁张猛:医学新科普点亮健康灯塔
2019-11-05 一帆风顺
11月4日,首届腾讯医学ME大会(以下简称“ME大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全球顶尖的医学科学家共聚,展现癌症、艾滋病等医学领域的最新前沿进展,推动先锋医学与大众健康的连接,启蒙对真实医学的认知。
腾讯医疗副总裁张猛在会上发表了《医学新科普点亮健康灯塔》主题演讲。张猛表示,我们处在医学飞速发展的时代,发病机制的研究、治疗方法的演进、疫苗的升级、新药物的研发,都在突飞猛进。但大众认知还是跟不上医学的发展,很多误解依然存在。
图:腾讯医疗副总裁张猛在ME大会上分享医学新科普将点亮健康灯塔
“一方面是医学的进展不为大众所知,另一方面,大众对这些知识充满渴望。是什么造成了中间的鸿沟?我们能否架起一座桥梁,跨越这条鸿沟?”张猛指出,科普是缩小前沿医学与大众认知鸿沟最好的方式之一。秉持“专业、体系、易用、开放”的互联网医学新科普理念,腾讯医典以权威的医生为作者,以前沿的知识为内核,以专业的态度为初心,以理性的思想为基石,让真正的医学为大众所知,增强民众对健康的自我掌控。
首届ME大会主题为“生命之问”,意在通过探索人体微观世界,追寻人类的进化之路,点亮大众对医学理性认知的启蒙之光。ME大会开幕前夕,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发表寄语表示,希望通过ME大会,“引导更多人关注生命、认识自我,通过权威医学科普提升大众健康,减少病痛之苦。”马化腾同时表示,“希望‘科技向善’成为公司使命与愿景的一部分,引导我们善用科技,避免滥用,杜绝恶用,让日新月异的科技创新更好地造福人类。”
以下为腾讯医疗副总裁张猛演讲全文:
尊敬的各位嘉宾、媒体朋友:
大家好!首先代表腾讯,欢迎各位参加首届腾讯医学ME大会。
大家可能注意到,在昨天的WE大会中,Carl June教授介绍了最新的癌症免疫疗法。其实,过去几年,腾讯WE大会中有很多医学科学家,给我们分享了前沿科技发展所带来的重大医学突破。我们相信,利用科技解决医疗健康问题,是最大的善。今年,我们正式发起腾讯ME大会,邀请全球最顶尖的医学专家,共同探索生命的奥秘。
人类和疾病的斗争和对自身的探索,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甚至付出很多惨痛代价。十四世纪,欧洲爆发了“黑死病”,三年内欧洲消失了三分之一的人口。后来,通过灭鼠、除跳蚤的措施,切断了鼠疫传播路径,人们才从大灾难中走出来。另一个例子是流感。1918年,史上最严重的流感爆发,这场“西班牙流感”夺走了超过5千万人的生命。70年代后,猪流感、禽流感也不断出现。人们才逐渐认识到,流感跟普通感冒很不一样,开始逐步接种流感疫苗。
这也再次说明,普通人对疾病知识的了解,大部分是被动的,只有面临重大威胁时,才会重视起来。但今天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认识到,如果主动了解疾病,我们就能获得更健康的生活,拥有更长的寿命。
研究表明,在心血管领域,接受了康复教育的心脏病患者,全因死亡率降低了13%,心血管死亡率降低了26%,住院风险降低了31%。癌症治疗表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康复更快,双相躁狂患者可以降低复发率,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能改善关节疼痛,提高生活质量。所以,权威、专业的医学科普有助于积极预防疾病,帮助病人更快康复。
通常,大家对于疾病有一些常见的认识。例如老年痴呆症没法治?红斑狼疮是绝症?白血病等于死刑?抑郁症不是病?
对于现代医学来说,这些认知是正确的吗?其实,是不一定的。真相是:提前检测可以延缓阿尔兹海默症的进展;红斑狼疮正在变为慢性可控;T细胞免疫疗法,让部分白血病可以完全治愈;抑郁症当然是病,需要采取积极治疗。
今天,我们处在医学飞速发展的时代。发病机制的研究、治疗方法的演进、疫苗的升级、新药物的研发,都在突飞猛进。但大众认知还是跟不上医学的发展,很多误解依然存在。
另一面,我们又看到了大众对先锋医学知识的好奇与渴望。通过腾讯医典,我们进行了一次调查,我们整理出 “大众最关注的十大前沿医学话题”,这些前沿医学话题也受到了大家的关注。从基因图谱和编辑、人类寿命的终极拷问, 癌症免疫治疗,到脑机接口、3D器官打印,每个人对生命的新探索,都充满了好奇。
一方面是医学的进展不为大众所知,另一方面是大众对这些知识充满渴望。是什么造成了中间的鸿沟?我们是否能架起一座桥梁,跨越这条鸿沟?
医学科普应该是解决鸿沟的重要路径, 科普应该怎样解决患者问题, 也公平的给每一个生命带来希望和信心?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位励志的硬核少女。
柱子哥是一位年轻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人,伴骨髓及脏器转移,因为一份《自救指南》走红。透过这份issue-based指南,我们看到病人面对重大疾病,从疾病进展阶段到治疗方案选择,乃至心灵创伤到情绪黑洞、家庭关系和经济承受能力,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通过视频,我们来听听柱子哥的故事。
柱子哥:2018年10月我被初步确诊的时候,我也没有预期到自己在28岁的年纪会遭遇这样千万分之七的概率。
情绪失控了几分钟,接下来抗癌的人生怎么办?但这一切的基础和起点是我要开始初步了解自己疾病的病因、治疗、权威的医院费用预估,来了解疾病的发声,对我生活方方面面造成的影响。也正是通过腾讯医典这个产品,我才知道原来疾病的科普和知识是可以体系化结构化而且全流程的。基于对疾病的了解,我做出了一个完整版的、分为4大部分和224个条目的《抗癌自救指南》。于是有了去年刷爆全网的一篇文章。
在自救指南中包括了4大部分,第一部分接受患病现实,做好心理建设,第二部分是拆解具体问题分别应对和规划,第三部分是中长期战略,第四部分是独自面对的部分,这篇文章在接下来抗癌的一年帮助了很多人,也让我非常科学从容的过了一年抗癌生活。
但是我想,我不应该成为唯一一个能够科学从容抗癌的年轻人。我认为中国每年新增的380万癌症病人,在确诊之初,都应该对自己的疾病有一个图谱化的知识的了解,分各部分的体系化的知识、初步的判断,进而好好规划自己的抗癌人生。
有限的钱不应该花在没有必要的偏方上,有限的精力和信任也不应该投射在不必要的偏听上。这是腾讯医典在做的事情,也是我在做的事情。
从柱子哥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到,病人通过体系化的知识了解治疗全程。柱子哥在她最核心的思维导图的中央红体字写着,“普通人靠信息可以战胜不必要的恐惧,越了解越坦然。”她的案例也让我们再次思考:医学科普怎样帮助患者了解疾病,减少对疾病的恐惧?以淋巴瘤为例,医典创作了342篇文章,从诊前、诊中和诊后帮助患者在医生指导下决策。
互联网是大众获取医疗信息的第一来源。39%的人生病了都会先上网查一查。但过去,大量的互联网医学内容泥沙俱下,常常是非专业人士将不明来源的资料简单堆砌生成。
一方面,这样的洗稿式科普给大众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有人因为低烧不退,就靠网络知识,自己诊断得了绝症导致自杀。也有人因为虚假信息,耽误治病的最佳时机。另一方面,劣币驱逐良币,很多专业医生洁身自好,不愿意通过互联网释放自己的专业价值。
在这样的状况下,互联网医学科普也在进行一次重塑。以权威的医生为作者,以前沿的知识为内核,以专业的态度为初心,以理性的思想为基石,让真正的医学为大众所知道,增强对健康的自我掌控。
“专业、体系、易用、开放”是互联网医学新科普的四个关键点。首先,是让“医生写稿”取代“小编洗稿”,好的科普应该由医学专家逐字书写或审核,从而保证内容的质量。
第二,建立体系化的科普知识。目前,我国居民的疾病谱不断变化,包括癌症在内的慢性病,已经占到总疾病负担的70%以上。对慢性病来说,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是一个完整的体系,需要系统化的学习。医学科普也需要覆盖早期预防、症状辨别、初步诊断、治疗方法和生活管理,帮助患者在每个环节都做好健康决策。
再次,还要用短视频、漫画、3D视化等富媒体,让“硬核知识”看得懂。
最后,医学科普的推动也不能是单体作战,需要全社会联动,在个人、医疗机构、政府、社会之间形成知识循环。
生命的复杂性,决定了医学的高门槛。我们都知道宇宙浩瀚无边,银河系有4千亿颗恒星。但人体“小宇宙”并不比大宇宙简单,有40万亿至60万亿个细胞,相当于150个银河系的恒星数量。
翟中和院士曾经说过:“哪怕一个最简单的细胞,也比迄今为止设计出的任何智能电脑更精巧!”中间这份图,看起来像是集成电路,其实是代谢地图,为我们揭示了600多个代谢反应的路径,可以看到ATP这种细胞内的能量载体是怎样合成、分解的。这一过程一旦出错,就会造成疾病。换句话说,这张复杂的代谢图揭示了某些疾病发生的过程。对比之下,右边的示意图,则是计算机的运行架构图。哪怕今天CPU已经空前发达,但构成还是不如细胞的代谢路径复杂。
能够破解医学高门槛,能把普通人带进医学的知识大门,解锁人体复杂的机理和结构, 只有医生和医学从业者。我想,在医患之间,没有什么是比科普更好的沟通方式。屠呦呦女士不久前也寄语说:医学工作者不仅需要潜心研究自己领域的课题,也应该承担向大众普及准确、权威的医学知识的责任。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负责人。”这是健康中国的核心理念。到2030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一倍,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这个过程非常需要医生和互联网的共同参与:用互联网的高效传播,放大医生的专业知识;用互联网医学新科普,为患者带来更多希望和温暖。
正因如此,我们将与《NEJM医学前沿》联合推出“新疗法·好消息”科普专栏,希望以专家们讲故事的科普方式,把最新的、硬核的临床诊疗理念和进展,送到用户手边。同时,我们也非常期望,更多的年轻医生可以参与到医学新科普的建设中来,用专业和创意,将医学知识变的更加鲜活和易懂。我们也将与《NEJM医学前沿》联合启动“青年医生短视频科普大赛”,通过丰富的短视频传播,助力青年医生开启医学科普之门。我们会通过奖金奖励和流量扶持,与青年医学科普之星共同成长,共同为大众带来高质量的医学科普内容。
腾讯和腾讯医典,愿意用开放的生态,凝聚专家的智慧力量,共同架起医生与民众之间的信任桥梁。
“多问腾讯医典,健康放心一点”,——我们期望通过自身的努力,让每个人的“生命之问”都能通过权威、专业、中立、放心的平台来找到答案,让更多人拥有健康理念,享受健康生命带来的喜悦。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