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点推荐: 龙丛源野生黄精具有多种抗衰功效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热门搜索 | 网站地图

人物专访:我国胸壁感染外科的开拓者——王文璋

2020-05-11          编辑:刘军

我国古代药王孙思邈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干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这仿佛是王文璋教授从医生涯的真实写照。几十年来,王文璋扎根于临床一线,忘我工作,凭借着扎实的普外科、胸外科、整形外科等跨学科的知识功底与临床经验,潜心专研,终于在心脏术后纵膈和胸骨感染研究方面取得了的重大突破。

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院胸心外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王府中西医结合医院、河北燕达医院胸外科及骨与软组织感染外科主任、主任医师、中国医疗国际交流促进会胸外科分会委员、日本骨·关节感染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结核分会委员、北京医学会创面修复学会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编委、《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临床指南制定与解读特邀专家、北京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

王文璋的名字,在每一位熟悉他的病患者之间,他们用朴实的言语传达着对王教授的感激之情。而他始终坚守在医疗岗位,几十年来如一日,当我们走近他背后的故事之时,才喟叹:风雨多勇士,历练出英模。

人命重于千金 —— "莽撞"初心成就人生价值

28年前年,一名被多家大医院判了"死刑"而拒之门外的高危患者,她身高1.44米,体重35公斤,骨瘦如柴,胸腹部长了个巨大的恶性肿瘤(40*35*25cm),足足10公斤之重。当面对患者的生命相托,他不忘初心,顶着层层压力,毅然决然地实施了艰难的手术,硬生生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术后一段时间,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及12家主流媒体争相报道。

"当时的手术谈话及签字和平常手术没什么不同,根本没有术前备案,谈话公证等系列规避风险的流程,当时只是一心想着挽救患者生命而无暇多想,现在回想起来这桩'莽撞'往事,还真有些担心!"王教授如是的说。

那一年,他年仅37岁,因开创了切除世界巨大肿瘤先例而"一战成名",在学界引起轰动。20年后,已愈天命之年的他依然壮心不已,不畏艰难,再次挑战心脏术后纵膈和胸骨感染(DSWI)这个风险极大的医学领域,并凭借30余年深厚的学术积淀与丰富的临床经验,创新了手术方式方法,将心脏术后纵膈和胸骨感染的治愈率提升至世界领先水平,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与评价。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王文璋教授以稳、准、轻、快、巧,将手中的柳叶刀升华成了一门临床艺术。也正是凭借着这一独门绝技,承担起了心胸外科手术护航的重任。

胸壁感染的病死率:胸壁感染典型疾病代表是心脏术后胸骨感染纵膈感染。

1. 医疗水平先进的国家病死率高达10.26-25.8%;

2. 医疗水平落后的国家病死率高达37-52%;

3. 十年前我国病死率也高达25-50%;

4. 目前我国病死率已降至10-20%;

5. 王文璋教授团队DSWI病死率为3.7%。

精诚破壁启新途 —— 学术创新广博海内外

心脏术后纵膈和胸骨感染的治疗比较复杂,涉及多学科交叉,其高门槛使得众多医生望而却步。面对严峻的现实,为了破解心脏术后纵膈和胸骨感染这道困扰着外科医生的难解之题,王文璋教授遍访名医名院及整形外科的专家。经过多年不懈探索,他博采众长,突破了传统的保守治疗方法,采用了彻底清创的方法,大胆改良了传统的术式,采用修复重建的手术方法。把胸壁感染的治愈率提升为国际最高水平,病死率(16.2%降至3.7%)世界最低。发表相关胸壁感染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两篇;学术讲学30余次;学术推广及手术交流70余次;传播新理念新方法,使我国胸壁感染外科得以快速发展。

学术创新举措:

1. 在国际上首次提出:隐性纵膈感染的概念和诊断及治疗方法;

2. 国内首次提出并应用PECT诊断隐性纵膈感染;

3. 国内最早提出并应用自体免疫细胞治疗顽固性胸骨骨髓炎;

4. 国内首例完成全胸骨切除双侧胸锁关节及胸骨上肌群重建术;

5. 发明3D打印胸肋骨装置并获得国家专利。

6. 国际最先成功切除巨大恶性肿瘤(体重35kg.肿瘤10kg)。

王文璋教授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并做主题演讲,仅2017年2次受邀参加日本胸心外科年会、日本第四十回骨关节感染年会,并进行主题演讲。多次被国内主流媒体报道,其中2015年和2017年在CCTV-10《走进科学》和《科技之光》栏目报道。

德技双馨独步医林 —— 仁心妙术筑起生死防线

自从1957年胸骨正中切口的入路方式成为开放性心脏手术的标准术式以来,给无数心血管外科患者带来了福音。但是任何事情都好比是一把"双刃剑"。我国每年接受心脏手术的患者多达几十万例,术后胸骨感染和纵膈感染往往需要做第二次甚至多次手术,还有一部分患者由于得不到及时救治而导致感染死亡。面对挣扎在死亡线上患者恳求与期待的目光,王文璋教授感同身受,"生命既如此脆弱又如此顽强"。在多年临床实践中,王教授始终是把患者的生命放在第一位,竭尽所能积极施救,最终使他们转危为安。

渐渐的,慕名而来的患者日增见多,遍布全国各地。王文璋教授就像一名镇守在生死线上的白衣战士,用其精湛的医术挽救着众多垂危的生命,让无数患者重获新生,同时也挽救了无数个家庭。王教授对患者的仁爱之心不仅如此,甚至亲自安排预约会诊、拍片等事宜,生怕他们走冤枉路、花冤枉钱。

一个医者,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更要有一种"见彼苦恼,若己有之"的恻隐之心。王文璋就是这样一位大医精诚的医者,"能让更多的患者摆脱术后的危险与痛苦,重新获得健康、幸福、有尊严的生活",是他唯一的期许!

医生的职责是救死扶伤,但是不能仅仅局限于患者发生疾病或生命受到危险时才开始干预和治疗。"上医治未病",工作之余,王文璋教授积极参与健康科普宣教活动及新成果新技术的推广,在各大网络媒体发布医学科普文章30余篇,普及提高对胸壁感染的认识,愿意用另外一种形式"治病救人"。

敢为天下先 —— 与时俱进勇攀医学最险峰

近年来王文璋教授主要从事胸壁感染修复与重建、胸壁肿瘤切除与修复重建领域的研究,完成心脏术后胸骨感染、及各种复杂胸壁感染缺损的修复与重建手术1000多例,治愈率高达96%以上,死亡率降至国内国际最低水平。

然而随着我国3D打印技术的蓬勃发展,3D打印在临床医学上的应用也日趋成熟。王文璋教团队与时俱进,利用大数据平台收集了大量临床CT数据,进行全胸骨三维重建、虚拟复位及三维建模,然后在3D模型上按照数字化设计内固定方案进行模拟手术,反复校准,确保胸骨肿瘤的切除范围和3D打印钛合金胸肋骨内固定植入吻合效果。尤其在设计胸锁关节切除重建和胸骨上肌群重建方面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为巨大全胸骨肿瘤切除及胸锁关节切除重建做出了新的探索与贡献。

2018年在国内率先开展3D打印钛合金胸廓重建手术,独立完成国内首例全胸骨切除胸锁关节重建手术、2019年发明了3D打印胸肋骨重建装置,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填补了我国3D打印金属胸廓重建的空白。

当面对高危巨大肿瘤患者时,他没有向死亡让步;当面对心脏术后纵膈和胸骨感染,其高门槛和多学科交叉的医学难题时,他没有望而却步;当面对接踵而至的荣誉时,他没有自满而止步不前。

因为在王文璋教授心里,治病救人不仅是一项义务与责任,更是实现人生价值、赢得自我幸福的一个光荣使命!

"患者的康复是我人生最大的快乐!""虽然现代医学在个体诊疗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每一台外科手术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战,事关生死,我丝毫不敢怠慢,学无止境,我应在路上······"

—— 王文璋

【专家寄语】心脏正中切口术后发生纵膈和胸骨的严重感染的发生率只有1%—5%。但在感染急性期,胸骨裂开、深部纵隔感染、累及纵隔内重要脏器,处理不当可能导致死亡。据统计,急性胸骨裂开纵隔感染病死率可高达25.8%-52%。因此,愿与全国心胸外科专家密切合作,共同确保每一台成功的外科手术都能画上完美的句号。

生殖感染热门排行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投稿:bdsxseo@qq.com 蜀ICP备081115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