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慢性肾脏病已有简单易行的筛查指标,能够清楚地了解自己肾小球的功能。但目前许多老年人很难发现自己患有慢性肾脏病,一方面是误认为正常老化现象;另一方面由于疾病的不典型性,忽略了原发病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对肾脏的影响。
小毛病一不留神
变成“病源风暴”
一年前,70岁的张奶奶发现自己的腿脚和眼睛周围出现了明显的浮肿。在家人劝说下,她来到长沙市中心医院肾病风湿科就诊两次,科主任李芊发现老人的尿常规检查中有蛋白尿+~2+,肾功能正常,考虑为“慢性肾炎”,建议老人服用护肾药,定期复查。但老人认为是“小问题”,未依从。
一年后,张奶奶因全身高度浮肿、严重贫血、呼吸困难,由救护车再次送至医院。最终确诊为“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肾性贫血、急性左心衰竭”,经急救才保住了生命,但此后,须维持性透析治疗。
李芊表示:“慢性肾炎,是导致慢性肾脏病最为常见的病因,特别是老年人。”早期的慢性肾炎,通过积极的药物治疗,必要时行肾活检术明确诊断,治疗即可缓解,直至康复。但若听之任之,病情可能会快速发展,变成尿毒症,危及生命。
长期贫血找病源
“肾功能”不容忽视
吴大爷退休后很少出门,常觉疲劳,食欲不振,其儿子便带父亲到医院看病。
检查结果显示,吴大爷有贫血症状,且经过一段时间治疗仍不见好转。朋友建议老人到医院查肾功能。结果让父子俩大吃一惊,吴大爷不仅有长期贫血症状,而且还有尿毒症。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见并发症。很多老人因为没有明确的肾脏病史,又从未做过尿液检查,等脸色苍白了才到医院就诊,结果易被误诊为缺铁性贫血。
肾性贫血,会发生在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各个阶段,主要是由于慢性肾功能衰竭,肾脏产生并分泌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并逐渐导致肾性贫血。
因此,在生活中,人们应留心发现肾脏病隐蔽的早期症状,这些症状可能表现在人体的其他器官,如胃口差、贫血、血压高等。因此,长期贫血不愈者,不可忽视肾功能的检查。
糖尿病引发慢性肾病,年轻人也会发生
25岁的长沙女性刘婷(化名),10岁时被诊断为“1型糖尿病”,一直用胰岛素降糖治疗,却没有系统地监测血糖,仗着自己年轻。
15年后,刘婷却因“多饮、多尿,双下肢浮肿、肢端麻木1年余,加重并颜面部浮肿1月”入院,被诊断为“糖尿病肾病四期、继发性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不全、肾性高血压、肾性贫血”。结果显示,刘婷的肾功能明显受损,体内白蛋白含量已不足正常人的一半。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长期的高血糖状态,可导致多种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肾病为糖尿病患者最常见、且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李芊表示,糖尿病肾病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患者常易忽视。
尤其是血糖控制不佳、病史较长,且不做定期检测的糖尿病患者,常因此而错过早期干预的时机,导致患者从最初的微量蛋白尿,发展到显性蛋白尿,甚至肾病综合征,进而影响肾功能,最终发展至尿毒症,危害生命。
高血压与肾脏病,常手拉手相伴到老
65岁的王伯伯,有高血压9年病史,一直服用降压药,但血压波动在130-160/80-100mmHg之间。4年前,王伯伯开始夜尿增多。
后来,王伯伯来长沙市中心医院检查时发现肾功能下降,血肌酐值上升。现在每月定期在医院复查,严格控制血压,按时服用护肾和肠道排毒药物,随后病情明显好转。
像王伯伯一样的患者,血压控制不好,又不注意检测时,很可能在5至8年后导致肾功能下降。同时,肾脏只剩下不到50%的功能,肾脏损伤已不可逆转,只能进行维持性治疗。
高血压和肾脏病,被认为是最易相伴出现的一组疾病。慢性肾病患者常存在高血压,而长期高血压又会引起全身小动脉硬化,从而导致多脏器损害,其中包括肾损害。
早期高血压肾损害患者,一般无症状,之后逐渐出现微量白蛋白尿、夜尿增多等症状,中晚期则可出现尿蛋白增多、肾功能不全和尿毒症。因此,高血压患者应定期查尿常规、肾功能、尿微量白蛋白等,以便早期发现肾损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