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点推荐: 吕文扬与董亚博的友谊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热门搜索 | 网站地图

荣德堂:医路逐梦与传承中医之光,厦门荣德堂创始人李太强

2025-07-11          编辑:刘军

导读:李太强,1965 年,诞生于充满历史韵味与独特风情的客家永定土楼。厦门荣德堂创始人,以下是李太强先生本人自述。

本人李太强,1965 年,诞生于充满历史韵味与独特风情的客家永定土楼。那片古朴的土地,不仅是我生命的起点,更是我中医梦想萌芽的摇篮。土楼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仿佛蕴含着古老中医的智慧密码,静静等待着我去探寻

在家族浓厚的中医氛围熏陶下,自幼便对祖传的中医行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神秘而奇妙的中医世界,就像一座巨大的宝藏迷宫,每一味药材、每一个穴位、每一种疗法,都如同迷宫中的神秘线索,深深吸引着我,让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揭开它的神秘面纱。七八十年代,怀揣着对中医的热爱与执着,我回到了老家永定县湖坑镇,如同一只归巢的鸟儿,开始了自己的行医生涯。

在土楼湖坑镇的三十年里,我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医诊疗生活中。像一位虔诚的信徒,用心去感受每一位患者的病痛,用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不懈的努力,为他们驱散病魔的阴霾。治愈了无数患者,赢得了乡亲们的广泛赞誉和信赖。尤其是在中医骨伤科领域,如同一位技艺精湛的工匠,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成功治愈了许多疑难杂症。看着一个个康复的患者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那是我行医生涯中最宝贵的勋章,也是激励我不断前行的动力。

2013 年,为了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了让更多的人受益于中医的神奇魅力,我定居于厦门,并在这里经营起一家中医骨伤科康复机构。在厦门的这些年,我深知时代在发展,中医也需要与时俱进。于是,我不断探索创新,将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就像给古老的中医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让它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我努力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经过多年的努力,我的康复机构逐渐在当地站稳脚跟,赢得了良好的口碑,成为患者心中值得信赖的健康港湾。

2021 年,是我事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一年,我注册成立了“荣德堂传承保健服务有限公司”。“荣德堂”,承载着家族的荣耀与传承,寓意着荣耀与德行的并重。它不仅仅是一个公司的名称,更是我对家族中医技艺和文化传承的一份庄严承诺。希望通过这家公司,搭建一座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将家族的中医技艺和文化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中医的博大精深,让中医这颗璀璨的明珠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在公司的发展过程中,我也积极寻求合作与发展的机会,如多年前的医疗协作单位(厦门高尚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八年前至今,有个台商向我抛出橄榄枝,希望与我合作生产“荣德堂永顺号”喷剂。台湾在中医药领域有着独特的优势,无论是悠久的药号历史,还是完善的专利体系,都让我对这种合作充满了期待。我深知,这不仅是一种商业合作的机会,更是两岸中医药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契机。中医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两岸同胞共同的文化根脉。通过合作,我们可以整合两岸的资源,就像汇聚两条奔腾的河流,形成强大的力量,共同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想让“荣德堂永顺号”喷剂或药业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为更多的人带来健康和福祉,让中医的温暖惠及每一个角落。

然而……想想,中医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新时代所面临的挑战,我深感责任重大。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与冲击、传统技艺传承的困境、人们对中医认知的偏差等问题,如同重重迷雾,笼罩着中医发展的道路。但我坚信,只要我们坚守初心,不断传承和创新,中医这棵古老的大树一定能够在新时代的土壤中扎根更深、枝叶更茂。

再想想……又看看,中医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新时代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进和民众健康意识的觉醒,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天然绿色的诊疗方式愈发受到关注,国际社会对中医药的认可度也在逐年提升,屠呦呦发现青蒿素荣获诺贝尔奖,更是为中医现代化发展注入一剂强心针。另外传统中医也面临着现代医学标准化体系的冲击,药材质量管控、经典方剂的科学验证、年轻人才断层等问题亟待解决。

在这样的时代浪潮中,“荣德堂”既是传承者,更是开拓者。我们坚持用现代科技手段解码中医智慧,借助大数据分析挖掘古籍验方,利用生物萃取技术提升药剂疗效,让千年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精准对接。同时,通过校企合作培养新一代中医人才,开展公益讲座普及中医养生知识,推动“荣德堂永顺号”等创新产品走向国际市场,让中医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真正实现从“民族瑰宝”到“世界医学”。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合作伙伴 | 投稿:361730803@qq.com | 蜀ICP备081115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