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点推荐: 莱茵衣藻有可能改变民众及医学界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热门搜索 | 网站地图

融合中西医学精华,传承创新护“胃”健康

2024-04-08          编辑:刘军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胃病在人群中发病率高达80%,并且正在以每年17.43%的速度增长。而我国胃病发生率高达85%,慢性胃炎等消化道疾病发病呈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我国23-34岁慢性胃炎患者的比例逐年上升。

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占消化内科门诊40%~60%的就诊人次。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是最主要病因,Hp现症感染者几乎均存在慢性活动性胃炎,无论是现症还是既往感染者,绝大多数存在慢性胃炎。

4月9日是国际护胃日,也被称为国际养胃日,在这个提高全球公众对胃部健康重视的特殊日子,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江锋教授在线科普分享养胃护胃知识,并提醒大家:调养脾胃健康需从规律饮食习惯开始,一旦发现胃部不适、胃痛、胃胀等情况时,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切勿一拖再拖,延误病情。

【岐黄科普】慢性胃炎的病因有哪些?

1.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最主要的病因。Hp感染后可出现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及癌变。需要告诉大家的是,虽然Hp感染是引起胃癌的危险因素,但并不是说只要感染幽门螺杆菌就一定会得胃癌。

2.胆汁反流、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和(或)阿司匹林等药物、酒精摄入是慢性胃炎较常见的病因。

3.自身免疫因素:在自身免疫性胃炎发病中起主要作用,该类型胃炎在我国较少见。

4.年龄因素和其他:老年人胃黏膜可出现退行性改变,加之Hp感染率较高,使胃黏膜修复再生功能降低,炎症慢性化,上皮增殖异常及胃腺体萎缩。

【岐黄科普】慢性胃炎可以分为哪几类?

根据临床病理诊断,可将慢性胃炎分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两大类。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指胃黏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导致固有腺体的萎缩,伴或不伴肠化生和(或)假幽门腺化生的一种慢性胃部疾病。在幽门螺杆菌感染、不健康饮食等多种因素作用之下,可由慢性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而逐渐向胃癌演变。中度以上萎缩伴肠化生或异型增生者,因癌变可能性大,需高度警惕,积极治疗。

其他特殊类型胃炎,还包括巨大肥厚性胃炎、嗜酸细胞性胃炎、淋巴细胞性胃炎、肉芽肿性胃炎、感染性胃炎、放射性胃炎和化学性胃炎等。

【岐黄科普】慢性胃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慢性胃炎无特异性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可无任何症状,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上腹痛、腹胀、饱胀感等,与消化不良症状谱相似。

慢性胃炎患者伴有消化不良症状可能与心理应激、睡眠障碍、焦虑抑郁情绪等有关,需重视慢性胃炎与消化心身疾病共病情况。

自身免疫性胃炎常无特异性症状,随病情进展可相继出现缺铁性贫血、恶性贫血、维生素B12缺乏相关周围神经病变等,并发Ⅰ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胃腺癌,或伴发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风险增加。

【岐黄科普】慢性胃炎相关检查有哪些?

Hp检测:分为非侵入性方法(13C、14C呼气试验,粪便抗原检测)以及侵入性方法(快速尿素酶试验、胃黏膜组织切片染色、细菌培养)。

胃镜及胃黏膜病理组织检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内镜下可见黏膜红斑、出血点或斑块,黏膜粗糙伴或不伴水肿、充血渗出等基本表现。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包括内镜诊断和病理诊断。内镜下可见黏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皱襞变平甚至消失,部分黏膜血管显露;可伴有黏膜颗粒或结节状等表现。肠化生在内镜下表现为黏膜欠光滑或灰色斑,白光内镜检查对肠化生的诊断与病理检查结果符合率较低。

血清抗壁细胞抗体、内因子抗体及维生素B12水平测定:有助于诊断自身免疫性胃炎,正常人空腹血清维生素B12浓度为300-900ng/L。

【岐黄科普】怎么诊断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的症状及体征无特异性,确诊主要靠胃镜和胃黏膜活组织病理检查。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组织学演变过程遵循由幽门螺杆菌(Hp)感染引起的胃癌进展Correa模式:正常胃黏膜、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肠上皮化生、上皮内瘤变,最终发展为胃癌。其中萎缩和肠化生属于癌前状态,胃上皮内瘤变(GIN)属于癌前病变。

上皮内瘤变与异型增生是同义词,是指基底膜以上上皮的一种非浸润性肿瘤性改变,属于癌前病变,形态上表现为结构和细胞学的异常。病变具有基因的克隆性转变,容易发展为浸润和转移。上皮内瘤变包括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LGIN即对应以往轻、中度异型增生。

【岐黄科普】慢性胃炎需要怎么治疗?

大多数成人胃黏膜均有轻度非萎缩性胃炎,如Hp阴性且无糜烂及无症状,可不予药物治疗。

1.对症治疗

1)上腹饱胀、恶心或呕吐等为主要症状者可用促动力药;

2)伴胆汁反流者可应用促动力药和(或)有结合胆酸作用的胃黏膜保护剂;

3)具有明显的进食相关的腹胀、纳差等消化不良症状者,可考虑应用消化酶制剂;

4)上腹痛、反酸等,可适度选用PPI、H2受体阻断剂或中和胃酸药物;

5)伴有精神心理因素、睡眠障碍或有明显精神因素者,常规治疗无效和疗效差者,可考虑进行精神心理治疗,消除或缓解患者心理压力以及临床症状的对症治疗,对改善预后有一定意义。

2.根除Hp

如确诊Hp感染,一般可采用含有铋剂的四联方案,即1种PPI+2种抗生素+1种铋剂,疗程10-14天。由于各地抗生素耐药情况不同,具体方案应咨询专科医生。

3.癌前情况处理

在根除Hp的前提下,适量补充复合维生素和含硒药物及中药等。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应进行随访,必要时可以进行内镜下切除;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应结合内镜所见确定内镜下治疗或手术治疗,并密切随访。

4.中医治疗

慢性胃炎是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病种,对每个患者既要重视辨证,同时要按病史症状、内镜病理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辨病,明确每个患者的胃黏膜病变和病理生理改变,做到病证结合,进行个体化辨证论治,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

【岐黄科普】中医药治疗能够逆转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吗?

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辨证论治、个体化治疗等特点,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延缓甚至逆转萎缩、肠化及异型增生(上皮内瘤变)等,具有独特的优势。

目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等单位正在联合开展一项中药干预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主要评估中医药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本研究属于中央高水平医院临床科研项目,已分别获得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委员会和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目前正在招募患者。

入组条件为:①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轻中度异型增生/不典型增生/非典型增生;②13C/14C尿素酶呼气试验提示幽门螺杆菌阴性;③年龄在18-70岁,性别不限;④无外部外科手术或内镜下治疗史及合并恶性肿瘤;⑤可坚持治疗,接受长期随访者。

如果您符合上述标准,有意向参加本研究,可关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订阅号或江大夫聊健康公众号查看详细通知。本研究项目拟招募患者数量有限,额满即止。



【岐黄科普】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日常调养应注意哪些方面?

俗话说,慢性胃病要“三分治七分养”。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来说,在积极进行正确治疗的同时,做好日常调养也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发现,不良饮食及生活习惯可以增加胃癌发生的危险性。吸烟、饮酒、日常饮食缺乏新鲜蔬菜水果、经常食用霉变、腌制、熏烤和油炸的食物、高盐饮食、进食过烫的饮食等都是可以增加胃癌发生的危险性因素。

1.规律饮食,饮食清淡:合理安排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漏餐,每天吃早餐。规律进餐、饮食适度,不暴饮暴食、不偏食挑食、不过度节食。

2.多食新鲜蔬菜、水果:新鲜蔬菜能降低胃癌发生的危险度可能与含有叶酸、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有关。某些具有生物活性功能的维生素、维生素C以及微量元素硒可能降低胃癌发生的危险度。

3.优质蛋白质饮食:优质蛋白质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进食蛋、奶、肉、鱼等动物性蛋白质和大豆蛋白等优质蛋白质。

4.减少胃部刺激:少吃刺激性食物,少食或忌食腌制、熏烤和油炸等食物,不吃霉变食物。少食多餐,不吸烟,不喝酒,营养均衡,细嚼慢咽。

5.养成健康饮食生活习惯:养成戒烟限酒、少吃盐、多吃果蔬、规律三餐等健康饮食生活习惯,不滥用药物,定期复查老胃病,发现肠胃不适,及时到医院就诊。

6.保持乐观心态:积极学习慢性萎缩性胃炎防治知识,正确认识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癌变风险,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定期监测、随访。

【专家简介】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临床医学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西医结合博士后,北京中医药大学首届岐黄临床导师。从事中西医临床医疗工作20余年,在中医药治疗脾胃病和慢性肝病、亚健康调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治疗各类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溃疡、功能性胃肠病、慢性腹泻、便秘、脂肪肝、胆囊炎、消化系统癌前病变和亚健康中医调理等。创新性地提出中医药治疗Hp感染的“三步走”研究策略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新方案,取得了良好疗效,部分研究成果已获发明专利授权,并获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院内制剂立项。

现任北京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分会委员、感染病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温病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名医学术传承分会常务理事等。先后主持或参加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著作7部,其中副主编3部。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获2022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

【出诊时间】

周二上午,北京明医方中医医院脾胃病科

周一、周三、周五全天,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东城院区


生殖感染热门排行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投稿:bdsxseo@qq.com 蜀ICP备08111565号